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的階段,大量的神經連接正處于改造之中大腦前額葉皮層對感情,道德等情緒有一定影響,并產生行動的神經沖動,因為大腦前額葉皮層是最晚發育完全的,這也導致了整個青少年發育期會有判斷失常,下面,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!

1
青春期就是叛逆期嗎?
很多人會把青春期和叛逆期結合在一起,統稱為青春叛逆期,這確實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。但青春期與叛逆期并不是同一回事兒,也并不一定同步。
青春期主要是指青少年在12-18歲這個階段,生理進入高速發展階段,第二性征開始發育,身體生理功能逐漸走向成熟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平均年齡不斷提前。
叛逆期是指在心理層面的過渡期,表現為自我成人感,駁斥成人意見,易激惹、態度偏激等等。

2
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
1、破壞性強
摔東西、拆玩具、亂寫亂畫、撕書、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。
2、倔強固執,情緒反應激烈
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,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;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,即使不符合季節;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,否則就大哭大鬧;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、打人。
3、和父母唱反調,不理睬
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,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;不理睬父母,寧愿自己玩,不要父母一起玩。
4、挑戰規則和攻底線
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;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;和父母講條件,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。
5、和其他孩子起沖突,易動手
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,爭搶同一件玩具,爭搶先后順序,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,但又愛搶別人玩具,嚴重時甚至打人。

3
孩子叛逆怎么辦
1、理解孩子的感受
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,要學著站在孩子的立場,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。
2、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
理解不等于不立規矩,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,對于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,家長不再不由分說地“強制執行”,而是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,再想辦法解決。
3、給情緒找個宣泄口
很多時候,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,其實是為了宣泄不良情緒或不安感。所以,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好不要責罵或體罰。
4、尋找孩子的良好表現
表揚能間接地讓孩子明白是非,所以家長更留心孩子的一些良好表現,及時地提出表揚。
5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
既然孩子處于逆反期,有些事就不要再做硬性規定,而是有條件地讓孩子享受民主權利。
6、不處處約束
孩子就是孩子,不可以用大人的標準來處處約束孩子,對他的行為好“有所管有所不管”。
總結:叛逆期的持續時常除當事人個性因素之外,與家庭教育、關注度、生活環境、重大事件都息息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