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:首先要注意跑步之前的熱身,主要包括對肌肉、韌帶、關節的拉伸,可以減少對關節包括肩關節、髖關節、腕關節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等的摩擦,使機體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有利于運動,下面,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!

1
跑步前后吃什么?
1、香蕉:如果你是晨跑者,就不難知道空腹跑步的困難,這時候距離你上一次進餐已經過去十多個小時,你的能量儲備不高。南希·克拉克女士建議,吃100到300卡路里的食品能為你補充體力,香蕉包含纖維和蛋白質,容易進食及消化,職業運動員也經常在比賽前和比賽中休息時食用。
2、漿果:經過跑步這樣大運動量鍛煉后,你的雙腿可能感覺酸痛,這是因為肌肉經過練習后出現了輕微撕裂。那就是為何漿果對于跑步者來說是個好選擇的原因,除了擁有高纖維之外,草莓等漿果中的維他命C和鉀元素都有助于身體自我修復。
3、花菜:花菜被稱為“營養的發電站”,擁有維他命C、鉀元素、纖維和植物素,據南希·克拉克女士介紹,這些都是運動中保持巔峰表現和健康的關鍵元素。
4、低脂酸奶:跑步等需要對抗身體重力的運動,都能改善骨骼密度,但跑步者仍然需要通過飲食攝入鈣。一杯酸奶或者酸奶酪包含人體一日所需鈣元素的三分之一,而且,還富含蛋白質,這對鍛煉后肌肉生長和恢復都非常有益。
5、瘦牛肉:牛肉是高質量的蛋白質來源,而且鐵元素含量極高,這是跑步者尤為重要的一種元素,因為鐵元素不足會導致疲勞。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,那么大豆、豌豆、綠葉蔬菜和加入鐵元素的谷類食品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6、三文魚:三文魚也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,而且包含很多有利于心臟健康——眾所周知跑步是一種經典的鍛煉心血管的有氧運動——的歐米茄3脂肪酸,可以防止發炎,預防疾病。

2
跑步的正確呼吸節奏
跑步時,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,一般來說,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,可以采取二步一吸、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、三步一呼的方法。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并形成習慣后,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,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。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"極點"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。
跑步時采用鼻子吸氣。跑步時采用鼻子呼吸并與跑步節奏相協調,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,氧氣需要量增加,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,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、細、長,嘴微張呼氣,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。跑步時呼吸急促,感氣憋不暢時,是由于呼氣不充分,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,占據在肺泡之中,限制了氧氣的吸入。要想加大呼氣量,就用口呼氣,并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呼出的時間。
呼吸的主要目的,在于提供人體的氧氣需求與排除體內多余的廢氣。人體安靜休息時,每分鐘約呼吸10至12次,每次呼吸的量 (潮氣量) 約 500ml,也就是說,人體在安靜時的每分鐘呼吸交換量約5至6公升。盡管每分鐘吸入體內的氧氣多達1000至1200ml,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鐘使用的氧氣則只有 300ml左右。人體最大運動時的換氣量可以達每分鐘 100公升 (約安靜時的20倍) ,但是人體的最大氧氣攝取量(maximal oxygen uptake) 則只有每分鐘3000ml。這種呼吸交換量增加,氧氣使用率反而降低的現象,似乎說明了呼吸并不是人體耐力運動表現的主要限制因素。
盡管呼吸的氧氣交換量(外呼吸)比身體組織的氧氣交換量(內呼吸)還多,但是對於呼吸循環系統而言,不管是肺部的氣體交換、心跳率、心臟每跳輸出量、人體的血流分布或靜脈的回流等,都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人體運動生理變項。
唯有運動時的呼吸方式,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運動生理反應,因此,適當了解跑步時的正確呼吸概念,也是相當有幫助的運動生理知識。

3
空腹跑步害處多
都知道飽腹運動不好,但對空腹運動卻不以為然,以為空腹運動胃腸不需要多少血液,胃腸不會與四肢因爭血液而發生矛盾。專家卻認為,這是錯誤的認識,其實空腹運動危險更大。 運動需要適當能量,*平時能量的來源,主要靠飲食中攝取來的糖類,可是當空腹進行晨練時,主要的能量來源就靠脂肪了。人在空腹運動時,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會明顯增高,脂肪酸肌活動的來源如過量,就會出現損害心肌的“毒物”,引起心律失常,甚至導致猝死。